医院里的“360行”丨 耿耿:平凡坚守中的医者仁心

2025-10-22 徐州市中心医院 徐州市中心医院 徐州市中心医院


医院的长廊永远流动着两种时间:

电子钟跳动的数字时间,

与生命抗争的脉搏时间。

从执柳叶刀的外科圣手到调试CT机的工程师,从执听诊器的内科医师到显微洞察的病理医师,每个岗位都是拯救生命乐章中不可替代的音符。那些被简化为“白衣天使”的称谓背后,是各种专业资质证书在黑暗中发出的微光,是多个岗位齿轮咬合转动的精密韵律。

医院里的“360行”系列文章,不只是一组富易堂体育医院各岗位的简单素描,而是对医院生命守护体系以及医学人文的解构。通过他们娓娓道来的故事,我们会发现,在平凡岗位中,也有照亮生命的纯粹星光。谨以这组报道,记录所有为生命续航的微光。



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”,青年医师的成长从无捷径,注定要在学习中积蓄力量,在实践中锤炼本领,以始终如一的刻苦诠释医者初心。28岁的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耿耿,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专业,自踏上工作岗位起,她便坚守在临床第一线。日常工作中,她始终以患者的生命健康为中心,在日复一日的诊疗中,用青春践行着治病救人的初心。


1

早交班、查房、开具医嘱:

专注在诊疗细节里


神经内科的患者多为脑卒中、癫痫、帕金森等慢性或危重病人,病情复杂、变化快,对医生的专业能力和心理素质有着高要求。

早8点,在6号楼4楼神经内科二病区的医生办公室,耿耿早已换上白大褂,与科室同事们围站在桌前,一场每日例行的早交班准时开始。夜班医生汇报了住院患者夜间病情变化,护士长补充了护理重点。耿耿专注倾听,将关键信息记下,为接下来的诊疗工作做好充分准备。

8:30早交班结束后,耿耿跟随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、二病区主任陈国芳,开始查房。

耿耿向站在53床旁的陈国芳主任汇报:“这位81岁老爷子,有消化道出血、直肠恶性肿瘤病史,还合并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,转入时病情危重——意识嗜睡,右侧肢体偏瘫,构音障碍,严重饮水呛咳。”她接着说明诊疗与护理:“我们已给患者扩容补液、抑酸护胃、改善侧支循环,每日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出入量,也指导患者家属加强翻身拍背护理、尽早进行患肢康复锻炼”上级医生查看患者情况时,耿耿补充:“治疗一周了,目前患者病情较前明显好转,偏瘫的肢体能抬、能抓握,也能跟家人说清自己的需求了。”


“您头晕的时候天旋地转吗?有没有恶心、心慌的感觉?”陈国芳主任一边观察32床因头晕住院的患者,一边解释:“您这情况我们还在密切监测,昨天调整的用药继续按时吃,我们会根据您的情况及时调整方案。”耿耿手中的笔不停在记录本上圈画标注。

神经内科的病人大多病情复杂,查房速度会很慢。时间很快来到了11点,查完最后一位慢性周围神经病的患者后,耿耿抓紧返回医生办公室,按照主任查房时明确的诊疗方向,逐一梳理并调整医嘱。

13:30下午上班。耿耿第一件事就是先查看昨日新入院患者的检查结果。17床患者反复卧位起身后眩晕黑矇,入院后测双上肢血压脉压差近30mmHg,右侧脉弱,耿耿想到了锁骨下盗血综合征可能,果然,患者CTA结果显示右侧锁骨下血管重度狭窄90%以上,立即至病房告知患者家属,建议介入手术处理。经过近半小时的充分病情沟通后,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介入手术处理,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返回医生办公室进行术前准备。


2

争分夺秒!

为生命抢回“黄金时间”

“绿道医生,急诊有位120送来的病人,言语不清、右侧肢体无力,已经有1个多小时了!”下午4点,正在医生办公室进行术前准备的耿耿,接到急诊分诊台打来的急会诊电话。“我马上到!去抢救室,走绿色通道!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怎么样?”她一边追问关键信息,一边小跑赶往急诊抢救室。从症状来看,脑卒中的风险很高,每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误。

3分钟后,耿耿赶到患者身边,一边询问病情,一边查体。患者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病史,查体发现运动性失语、构音障碍、口角歪斜、右侧肢体肌力3级。初步诊断是脑卒中,耿耿赶紧跟患者和家属简单说明情况,建议立即完善颅脑CT及颅脑CTA。经由院内的脑卒中绿色通道,10分钟内迅速将患者转运至CT完善检查。检查结果排除脑出血,颅脑未见大血管闭塞,结合症状及体征,考虑是急性脑梗死,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(NIHSS)是8分,血常规、生化、凝血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。

从患者入院仅过去15分钟,距离发病时间不到2小时,在4.5小时的最佳治疗时间内,符合静脉溶栓的条件,也没有溶栓的禁忌证。耿耿再次跟家属详细沟通病情,讲清溶栓可能存在的风险,家属签字同意后,在患者入院 23 分钟时,就给患者用上了溶栓药物。用药1小时后,患者症状明显缓解,肢体可自主活动,后安排住院接受继续治疗。

对卒中患者而言,时间就是大脑。唯有在最短时间内识别症状、启动救治,才能最大程度守护生命与健康。脑卒中绿色通道里的每一次生死竞速、临床决策中的每一分专业精准,都是耿耿工作的缩影,更是她在临床实践中不断锤炼本领的真实见证。

作为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,我院以多学科联合诊治的规范化模式,为患者搭建起高效的生命防线。而脑卒中绿色通道,正是这道防线的“加速引擎”,它能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检查,快速获得最优诊疗方案,显著降低致死率与致残率,真正把“时间就是大脑”的理念落到实处。


3

平凡坚守皆是医者担当


当天的救治与诊疗工作终于收尾,下班时间已悄悄过去许久。但耿耿没有立刻离开,她习惯性地拿起病历本,再次走进病房,独自进行重点病人晚查房。直到确认住院病人病情平稳,没有异常波动,她紧绷了一天的神经才终于放松,安心下班回家。

医学领域知识更新迭代迅速,终身学习是医生的必修课。下班后的耿耿,会潜心研读科研论文、查阅前沿文献,追踪各类疾病的最新诊疗进展与专家共识,也会线上参与来自各地专家主持的疑难病例讨论会,在交流中汲取经验、拓宽思路。对她而言,学习不仅是为了更新知识储备,更是为了将更科学、精准的诊疗方案带给患者,用持续的自我提升守护生命健康。

从清晨交班时的专注记录,到查房时与患者的耐心沟通,再到下班后伏案学习的身影,这便是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耿耿的工作日常,也是无数青年医生的真实写照。人们总说医生伟大,可这份伟大从不是遥不可及的光环,而是藏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里。



个人风采


耿耿

神经内科


2023年硕士毕业于徐州医科大学,现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医师。擅长脑血管病、癫痫相关疾病诊疗。



来源:神经内科

本文审核:陈国芳



监制 | 王培安

总编 | 陆仁平

审核 | 孙海芹 宋璞

编辑 | 鲍丹

徐州市中心医院

微信订阅号

聚合丨服务丨展示

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